數年前,開啟品茗人生的我,研究東方美人茶時,得知新竹峨眉是重要產地,加上前陣子很紅的茶金,故事發生在鄰近的北埔,我對這地區的好奇心愈發濃烈。東方美人茶的由來?蜜香是怎麼回事?一斤茶葉居然賣破百萬!跟著島內散步的新竹走走:峨眉茶鄉巡禮 的腳步走進富興老茶廠,即是為了揭開其神秘面紗。
加碼探索40年未開放的秘境大地農場,原來當初買下這塊三個大安森林公園面積的林地,是為了在開發過度的山林中,留存一塊純淨無暇的區域。
幸運受到邀約為國定考古遺址萬山岩雕做拍攝紀錄,花費三天兩夜的時間深入萬山部落的傳統領域。萬山岩雕群共有四處「孤巴察峨」、「祖布里里」、「莎娜奇娜娥」、「大軋拉烏」,傳說故事吃蛇的女人與這前兩者地方有關,後兩者發現前,萬山人也不知其存在。
造訪蘭嶼之前,我不知道可以為芋頭冰如此瘋狂,一天吃2~3次芋頭冰,身為專業旅人,除了尋求美食,也想要試試在地食材的味道,蘭嶼水芋和常見芋頭的口感有點不一樣,前者比較Q彈扎實,甚至有點嚼勁感,不是後者的軟爛口感。五天吃了瑟郎芋頭冰沙、雯雯芋頭冰、莯田涼品的海燕窩芋頭冰、狠舔雪花冰、Lita的蜜芋頭塊剉冰。
別看蘭嶼面積不大,在地也有種植芋頭,光是水芋就有12種,旱芋有9種,不過由於在地產量跟不上遊客數量,和店家對口感味道的考量,有些店家採用在地水芋,也有店家從台灣本島進芋頭製作冰品。
前陣子,有幸跟隨嚮導的步伐,體驗了不一樣的北境之路。利用半天的時間,走訪數座歷史悠久的日式建築、別有洞天的神祕仙洞與造型奇特的紀念碑…等北境之地,順著點與點的連接與解說,來到了日治時期燈活輝煌的港都,彷彿回到1930的摩登基隆。
聊到基隆,你想到什麼呢?廟口夜市、基隆港、基隆嶼、吉古拉?當然,這些皆是著名的在地象徵,但基隆遠遠不只有這些。去過基隆不少次的我,從沒有好好端詳它的市景樣貌,也不了解它的過去,不過絕佳機會來了。
那一天的基隆,多了點潮氣,多了點雨味,海上吹來的東北季風打著招呼,彷彿在說:「歡迎來到秋冬的基隆」
我和Jessie兩人一同挑戰淡蘭古道中路,原本計畫兩天一夜完成全段,沒想到Day1就接受震撼教育,爬了11小時天都黑了,卻還差3公里才能到柑腳,最後只得請民宿老闆接駁。
原定計畫中,第二天會走得更長更久,但這樣豈不是要爬到叫阿嬤!
幸好行程上還算彈性,果斷砍了一半的步道,直搗坪溪古道和石空古道,一路走到外澳車站,結束淡蘭古道中路之旅。
今年接連造訪小琉球、澎湖、馬祖,八月再次飛往金門,這次與友人安排五天四夜的金門之旅,看見神秘粉紅湖、夕陽的建功嶼,海天一線的潮間帶、地下碼頭翟山坑道、直擊砲彈鋼刀的鍛造過程、魔幻慈湖夕陽、沙灘上沉默的戰車、遇見活化石鱟,還有逗趣百樣的風獅爺。
原來金門不只戰地景觀和高粱酒,也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
對歷史古道莫名地著迷的我,當我知曉淡蘭古道的存在時,不斷嚷嚷要去淡蘭古道中路健行,而且希望一次走完,但行事曆上持續填入新行程,一直沒有成行。直到最近才有騰出時間,還邀請友人俏鬍子旅行團 的Jessie同行。
出發前,兩人研究了網路前輩的遊記,暖東峽谷、千階嶺、坪溪古道、灣潭古道、石空古道…等路線,看起來不會太難,遂安排兩天一夜的行程,興高采烈地出發,萬萬沒想到,將面對的事爬到哭喊阿嬤的健行之旅。
東引是馬祖行的第一站,我不坐飛機改搭渡輪,為了見國境之極北島嶼──東引島。
英倫風十足的東引燈塔,是海天一線的海上明燈;發現台灣最北的國之北疆石碑,還有實際最北點──北固礁;中流砥柱的中柱提,連接東引、西引、中柱島三島;地下城安東坑道,可容納一個連的士兵;還有品嘗高粱界的翹楚─東湧陳高。
小小的一個東引島,卻隱藏著層巒疊嶂的壯麗山海,讓我帶你走一趟國之北疆的東引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