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登山健行-國外

Browsing
「孤高的高山湖泊Ala Kul,我想遇見你」

離開Song-kul湖之後,我思考著都來吉爾吉斯了,是不是該爬個山再離開,畢竟是個以登山活動著名的國度。我和友人YY繼續向東移動,來到了吉國東部的城市卡拉科爾(Karakol),緊鄰著天山山脈,有許多登山路線可以健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Ala Kul

網路上的照片實在太美,興起我想要一探究竟的念頭,3,900m也沒多高,玉山都3,952m了,更何況年初才爬完更高的EBC,4,000m以下都是小菜一碟!

沒想到,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庫克山 Mt.Cook Blue Lake and Tasman Lake Tracks

 

公路從中間劃開幅員遼闊的黃褐色草原,盡頭近乎2/3被白雪覆蓋的山脈,是紐西蘭南島的骨幹南阿爾卑斯山,其中最高的那一座山峰,即是著名的庫克山

來自於副熱帶島國的我來說,第一次可以好好欣賞整片雪白山脈,根本是童話故事的場景,還有上下起伏的白色稜線,承載著地殼作用的浪漫藝術,對我來說有著魔幻吸引力。

文末附免閱讀~輕鬆影片版!


Uncle Sam travel 可以說是這裡最出名的旅行社,兩天一夜的團,光是今天就有六組出發。



我被分配到第二組,成員總共有六人,出發前,我們聚集到門外聽山姆爺爺講故事,說他從三十多年前的大叔時期,就開始帶團帶到現在都變成爺爺了!


夜巴上,深陷溫暖夢鄉的我被搖醒,睡眼惺忪的睜開眼睛,巴士裡黑壓壓一片,唯有夜燈相伴,搖醒我的車掌,身影幾近溶於背景,他說:「到Kalaw了。」

我揉著睡眼惺忪的眼睛,小心翼翼的走下巴士,外頭一片漆黑,冷冽寒風迎面而來,和巴士內的溫暖形成強烈對比,瞬間冷醒昏沉的腦袋。

看著遠去的巴士,現在凌晨三點鐘,不禁哼起… 現在是凌晨三點鐘,喝了點酒頭有點痛,寂寞的煙點燃空虛的夜,暫時把心放空。

不過,我不菸不酒,而是沒睡飽頭有點痛,冷酷黑夜無情掠奪所剩不多的溫度,令人不禁哆嗦。

現在氣溫6度,要在低溫下等到7點,旅行社才會開門。 我並不想找住宿,計畫等到天亮,直接參加前往茵萊湖2天1夜的健行,這樣就可以省下一天的時間。

這一次的緬甸之旅時間不多,就算是一天也很寶貴。


深夜攬客的旅館員工和我說:「大街上有茶屋的地方,可以去那取暖。」

茶屋聽起來是不錯的,至少室內可以取暖,滿懷期待地前往,沒想到卻破滅,是個連扇門都沒有的茶樓,屬於半開式空間,溫度與外頭相差無幾,唯二的優點是有屋簷擋風和販賣熱食。

點了杯熱奶茶和不太燙的撣式湯麵,雖然茶屋食物味道不怎樣,但在低溫下,任何熱食都聖光般的救贖。

等待期間,陸陸續續有巴士抵達,幾位背包客加入看日出行列,大伙坐在屋簷下瑟瑟發抖,時而站起來活動身軀,希望可以藉由活動增加些許體溫。

我開始武裝自己,決心和低溫戰鬥到底!戴上對凜冬防具 – 三層帽子、高科技保暖手套和GoreTex防風外套,以保護末梢神經的生命力,也避免讓自己感冒,若是生病健行,可不是鬧著玩的!

6度算什麼!裝備不足也沒關係,在寒冷之中,更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活著的證明。 更何況,這裡不是只有我,還有6個人和我一同奮戰!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離日出更靠近了一步,但溫度是愈來愈低,體內的熱量愈來愈少,凌晨是一天最冷的時刻,考驗愈來愈嚴峻。


有兩位戰友不敵低溫的嚴刑拷打,他們決定投降,背起背包,宣布:「我們受不了了!我們要去住飯店。」

他們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大家腦中浮現了兩個畫面,室外低溫六度的酷寒和溫暖被窩的美好,畫面形成了強烈對比,眾人目光中閃爍著猶疑。

說不吸引人是假的,連倔強的我都為之動搖,但眼看時間只剩兩小時,剩下的四人,你看我,我看你,猶豫的心情漸漸消卻,我們一致決定繼續奮鬥到日出,堅定的目送著離去的兩位戰友。

其實,搭乘過夜巴士的我,一路上睡睡醒醒,大概只睡了四小時,實在有點想睡又冷到無法度辜,或許,這也是好事,若是還想睡可能就不妙了。為了讓時間流逝快些,我拿起了電子書來打發時間,隨著村上春樹的文字,溜搭到另一個世界,讓我暫時忘卻等待的煩躁。

讀完了幾個章節,闔上書本正打算想休息一下,聽到其他戰友起立收拾背包的聲音,我的視線移向遠方的天際線,橘、白色相間的魔幻天際線和我說早安。

唉呀,原來已經日出了,茶屋的老闆開始關掉電燈,畢竟,山區電力相當寶貴,能省則省,也象徵是時候離開了。

原本,我是打算參加三天兩夜的健行團,一連跑了好幾間,都說只有兩天一夜可以參加,就算有三天的團,也是私人團不開放報名。

該怎麼辦呢?是不是該多待一天,看看隔天有沒有人湊團?會不會明天還是湊不到團呢?


絞盡腦汁思考,但我沒有太多時間思考的餘裕,因為若團大多都7:30出發,剩下15分鐘的時間決定。

好吧!這次的緬甸之旅,想做的事太多,但時間又不太足夠,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還是時間寶貴,那就參加兩天一夜的健行吧!

跑回當地著名的旅行社 – Uncle Sam Trekking,付了兩天一夜的健行費用35,000 kyat(約700台幣),費用包含英語導遊、一晚住宿、茵萊湖的船票(接駁到娘水Nyaung Shwe)、第一天的中餐+晚餐、第二天的早餐+午餐、送行李到茵來湖的飯店 (任意指定,只要在娘水都可以)。

費用近乎全包了,只有飲料和水要自己買,但說真的不貴,一般就20~40台幣的價錢。 


花了幾分鐘,把大背包和小背包重新整理一下,看其他九成人都背小包包上陣,但我決定要揹著大包包健行,這就是攝影玩家的宿命,
裝備有點多,而且全部加起來重量不俗,所以選擇背負系統的較好的大背包,長途背起來會比較舒適。 

收拾完畢,旅行社給我一張看起來不牢靠的小紙卡,要我寫下預訂的旅舍名字和我的姓名,再掛在小背包上。嗯,雖然有點擔心,就算有我的名字,但沒電話,要怎麼找到我,但這間旅行社也做了30幾年,評價一向良好,只能相信他們了。

藍色小背包,陪我環遊世界5年的戰友,我們暫時分離一下,後天我會到娘水接你~。


感謝友人G,幫我和藍色小背包合影於貝加爾湖

Uncle Sam Travel & Tours


地址: 21, Aung Chan Thar Street, Kalaw

座標:20°38’04.2″N 96°33’57.5″E

電話: +95 81 50 237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一早醒來,臉書跳出動態回顧,雪白峻峭的山景爬進半開眼簾,擊敗瞌睡魔,原本還在罷工的腦袋,也開了機,進入到回憶模式。

你好,阿根廷的菲茨羅伊峰!

還記得當時我住在山下的青年旅舍,才剛check-in,櫃檯就跟我說:「後天我們就關門囉。」

「蛤???」
「因為開始入冬了,我們也需要冬眠。」
「O…K…」這是阿根廷式幽默嗎?

原本打算在小鎮摸魚幾天,再去爬山,瞬間只剩下一天可以爬。我匆匆攤開地圖,臨時抱佛腳研究健行路線,我問櫃檯:「有沒有什麼推薦路線?」

「每條都很不錯耶…,但若是第一次來,我推薦Lago de Los Tres 」
「那三個的湖?那三個是哪三個?」用我的破爛西文直譯。
「那就是那三個啊。」
「???」
「你去了就知道。」

好啊!去就去,誰拍誰!

地圖顯示的步道資訊 「13kms/5hrs/Difficult 」

山區天氣多變,通常下午比較不穩定,還是早點出發吧!

Lago de Los Tres 冰河湖看菲茨羅伊峰——El Chalten健行

隔天一早,用完早餐,8點準時出發,我和兩位朋友一起走到城鎮盡頭的登山口,開始了各自的健行路線。

雖然,我們都走同一條步道,但是我有先告訴他們不用等我,因為我知道他們走路速度比我快,我雖然算很能走的,但我畢竟不屬於快腳型,一起走他們有壓力,我也會有壓力。

其實,爬山的時候,每個人有自己的步調,可以保持較穩定的呼吸節奏,那是能夠最持久的走法,有時候,若是為了配合別人,而亂了呼吸,反而會消耗更多力氣。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清晨的嵐氣,仍然眷戀著山,步道蒙了層紗,瀰漫著神秘的氛圍,再進一步往上前行,視野漸漸變得清晰。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抬起頭來一望,太陽爬上遠方的山頭,激射出刺眼的光芒,劃破白色迷茫的世界,一旁還帶有些許藍天。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原來山嵐並未散去,而是我踩在山嵐之上,綿密白雲依然密佈天空,世界被切成三個夢的層次,搭配出夢幻絕倫的美景。

走著走著,天上雲朵累了,再次降臨大地,再次走進白色世界中,能見度很差,伸手不見五指,我開始擔心山上會不會同樣白白一片,什麼都拍不到。

這時,遠方出現模糊的人影,快速往我的方向接近。

咦?他不是拉伯特嗎?前幾天在另一座山上認識的加拿大人。他這次不是用走的,而改成越野跑步的形式,從城鎮跑步抵達終點,原路再跑回城鎮,心底默默對他肅然起敬,佩服他的體能。

我向他打聽前面的狀況,他說:「天氣不太穩定,霧有時散開一點,有時又聚集起來,很難說。」

其實,都已經在路上了,不論終點如何,我也會把剩下的路走完,不喜歡中途放棄的感覺。

我和拉伯特分別,繼續往前走數公里,霧氣稍微淡薄了點,看見不遠處的茂密森林,還有更遠的菲茨羅伊峰也依稀可見。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好美山峰,辨識度很高,只看過一次照片,就可以很容易的認出它,山型說不出的俊美,搭配著天然白紗,更凸顯其偉大與高不可攀的氣勢。其實,霧茫茫的菲茨羅伊峰,才是它最常見的面貌,所以,當地的特維爾切人稱其為”Chalten”,意思就是”冒煙的山”。

穿越黑森林後,面對的是最後一段急陡上坡,不斷往上攀爬,才能抵達終極瞭望點。

周圍天氣仍然被霧氣籠罩。

急陡的碎石坡本身不難,比較麻煩的是部分結冰和濕滑的路面,經常讓人站不穩腳步,若是一個不小心,一邊就是碎石坡懸崖…。中途差點滑倒幾次,幸好都安然無恙順利站好,氣喘呼呼爬了30分鐘,終於順利抵達頂端。

說起來也神奇,才剛剛抵達,就來了一陣大風,沒幾秒鐘,霧氣都被吹散,景色從隔層紗瞬間變成大晴天!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雄偉的菲茨羅伊峰,露出清晰的面貌向我打招呼,原本,峰下有座綠色湖泊,冬季結成冰,覆蓋了一層白雪。瞬息萬變的景象,讓我吃了一驚,露出廬山真面目的山景,更是讓我啞口無言。

震撼二字,已不足以闡述我的感受。

我直愣愣盯著發呆,實實在在美得令人想哭,我才明白,原來,人是可以被美景感動到哭,那是一種與自然與美的深刻連結。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我暗自祈求,給我多一些時間,享受這美景。

可是,上天總是任性再次吹起一陣風,又把迷霧帶了過來,景色再次蓋上了紗,幾秒前的風和日麗彷彿一場夢。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時候到了,我背起背包,踏上歸途。 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方才的美景已經深深烙印在腦海,就算數年之後,我仍然記得那一刻鐘,大自然給予的雋永感動。

 



EBC健行 Day3

Monjo > Namche
海拔 2835m – 3440m
距離 5.3km
時間 4hrs 

“突然間,一道黑影從樹上飛下,身形有點巨大,定睛一看,一隻像孔雀般的鮮豔鳥類在地上完美落地”

這一天,我們8:15分離開旅舍,先到蒙久(Monjo)村尾辦理入山證,穿越風格鮮明的藏式門扉,開始看到遠方的高山,起碼都6000公尺起跳,與昨日相較起來,周遭景致已開始有了變化。




崇高的山峰在遠方,我想更靠近祂們,折服於祂們的雄偉壯闊

今天早晨,我們先是走過一段大下坡,走起來滿容易的,但其實比較容易傷膝蓋,這時候穿上護膝就能減少膝蓋的負擔。神經大條的我,明明在加都特別買了護膝,但今天卻忘了穿,現在又懶得卸下裝備,小心點走加上登山杖輔助,應該也還好吧(?),護膝什麼的,明天再穿啦!

半小時的下坡後,抵達了河谷附近,不遠的高處懸吊著兩座吊橋,他們是今日健行的焦點 ── Dudhkoshi吊橋,從河谷望去就會發現高度十分嚇人,從吊橋到下方的河谷落差有150~180公尺,約50~60層樓高。

老實說,我從小就有輕微的懼高症,不太喜歡待在高低落差太大的地方,像摩天大樓的地板和陽台,或是山上的懸崖處,都不是我想接近的地方,但醜媳婦還是得見公婆,兩座吊橋是前往基地營的唯一途徑,無論無何都得面對。 


我戰戰兢兢踏上懸空的吊橋,往下瞄了一眼,不禁暗自罵了個「幹!」,眼珠子立即彈回水平線,只盯著前方看,但又要小心看路,只能採取折衷方案,視線稍微往下看,但不會低於水平下方45度的範圍。而且,嚇人的不只是高度,還有強力的上升氣流,走起路來飄飄然,原來,這就是步步驚心的感覺,連尼泊爾人經過吊橋,都不禁加快腳步,不想在上面多停留一秒。

由於,吊橋寬度只有約70公分,不容易雙向通行,所以一般過橋前,兩端的人會觀察一下狀況,通常會讓一端走完,另一端的人才會過橋,但…總會有些人特別急,沒有耐心等待。

當我過橋到一半時,對面的背伕們可能趕時間的緣故,沒等我過完就直接就上橋衝了過來,最嚇人的是背後還背著六大箱行李,我整個人嚇傻了!吊橋這麼窄,要怎麼讓路啦!!但他們還是絲毫沒有猶豫的向我走來,沒辦法了…既然他們想硬來,也只能捨命陪君子了!雙方面對面,各自來一個轉身面向吊橋的側面,滿滿的登山包對上六大箱行李,擠啊擠的,想要擠出個通道來,我胸口與雙手已貼上繩索,嚇出我一身冷汗,希望繩索夠堅固。幸好,背伕們會車經驗十足,硬是擠出了個空間通過,雙方都安全存活,他可能不知道,人生跑馬燈剛剛在我腦中打轉了幾百次。

安全抵達吊橋的另一段後,迎接我的是無止盡的大上坡,從河谷到南崎需要爬升620公尺,雖然,今天路程比昨天短,但海拔落差很大,爬起來絕對不輕鬆,我步步為營的踏出腳步,登山杖撐好才慢慢的往上爬,盡可能減少膝蓋的負擔。 


海拔已經超過3000m,空氣中含氧量較低,體力不如山下那麼好,大概每走個15分鐘,就會停下喘息一會,每半小時有個可以坐下的休息點,但也不是什麼涼亭之類的,只是簡陋的石面平台,高度剛好可以放置行李或坐下,許多人都卸下重裝,休息喝喝水補充體力。

這一天,我的肚子不太舒服,體力因此比較差,些許落後友人與嚮導,注意到時周遭只剩下我一人,前後都不見人影,獨自爬著崩潰的上坡。突然間,一道黑影從樹上飛下,身形有點巨大,定睛一看,一隻像孔雀般的鮮豔鳥類在地上完美落地


一切發生的太突然,來不及換長焦鏡頭,只能用標準鏡遠遠拍QQ
一開始牠原地靜止不動,似乎在觀察我的動靜,然而,我也在觀察著他的樣子,身上帶有許多不同顏色,比孔雀還多彩亮麗,身上有綠色、海藍色、紅色、紅銅色、銅綠色、藍綠色、白色、棕白色、黑褐色,這生物實在太美了!

一人一鳥大眼瞪小眼,過了大概一分鐘的時間,牠似乎理解我沒有威脅性,悠閒的散起步來,不一會兒,跳進一旁的樹叢,消失了。我追上朋友和背伕,興奮的拿著照片問背伕:「這是什麼鳥?」

他定睛一看,驚呼:「Wow!這是棕尾虹雉(Danphe),又稱九色鳥,喜馬拉雅山的稀有鳥類,也是尼泊爾國鳥,你也太幸運了吧!」

雖然,原本上坡爬到想死,但看到稀有鳥類後,心情轉好了不少,感覺根本人品大爆發!!!更有動力拼完剩下的上坡路段,終於在中午12:30抵達南崎(Namche),完成今日的健行行程。

為了適應高度,減少高山症發作的機率,我們將在南崎住兩晚,後天再繼續往EBC邁進。




~~~~~~~~~~~~~~~~~~~~~~~~~~~~

更多 尼泊爾 相關文章

→ 【尼泊爾 簽證】尼泊爾簽證 攻略教學
→ 【體驗分享】喜馬拉雅山上,救我一命的FIZAN超輕登山杖

EBC健行 Day2


Phaplu >Lukla(健行起點) >Phakding > Mojo
海拔 2850m – 2640m – 2835m
距離 13km
時間 6hrs


昨日,機場人員和我說:「明天早點起床,大概6:30飛機會來載我們。」很怕會錯過飛機的我們,早早梳洗完就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我5:30起床,不甘願的離開溫暖被窩,房間濕冷的空氣使人瑟瑟發抖,快步走去洗手檯梳洗,水龍頭的水凍到不禁讓我罵髒話,只得迅速的洗洗臉,把行李拿到大廳退房,點了杯熱奶茶回暖,並等待飛機的消息。


6:00機場人員來通知:「請各位到機場集合。」機場入口已經有了排隊的人潮,我心想:「終於可以去盧卡拉了!」6:15機場的入口還是關著,大家紛紛疑問為什麼還不讓我們進去,去問了機場人員,他才說:「盧卡拉機場天氣不好,又關閉了。」天啊!!!該不會又要在這多待一晚吧?!但再急躁也無法改變飛機不飛的事實,只好黯然而歸,會旅館繼續等待,點了份遲來的早餐來吃,吃完又喝了杯熱奶茶。





時間來到7:30,我才剛喝完奶茶,碰一聲!餐廳的門被打開,所有人的視線轉向門口,頭髮往上飄的賽亞人站在那,…喔不,是機場人員,他大喊:「快點到機場登機,盧卡拉機場開放了!」等待已久的所有人,迅速背起背包拿起行李,往機場衝刺,把所有東西丟進行李艙,坐上小飛機,短短不到五分鐘,艙門關閉,飛機開始衝刺起飛,飛往雲霧尚未散盡的天空。





數分鐘內,窗外出現了短短的跑道,在懸崖上的村莊,我想…那應該就是盧卡拉吧?我笑著和一旁的鄰居說:「這次,機長應該不會再說”這裡不是盧卡拉~”了吧?」只見鄰居的尼泊爾人(昨天的同一位),緊緊的抓住前座椅,對我乾笑了幾聲,看得出來他現在非常緊張,根本沒心力搭理我的冷笑話。也難怪了,畢竟,盧卡拉有著世界上最危險機場的稱號,跑道長度527公尺,為了讓飛機加速起飛,採用傾斜式設計,但這也讓飛機一旦起跑,便不能反悔,因為會煞機不及,而跑道的盡頭是深不見底的懸崖。


小飛機漸漸逼近跑道,527公尺的起點,飛機必須在抵達終點前停下來,不然就會躍上新聞頭條。隔壁鄰居又抓得更緊了,頭低了下來嘴裡唸唸有詞,似乎在向上天祈禱,讓飛機成功落地。突然間,機身開始劇烈搖晃,剎車的反作用力隨之而來,幸好,我們的機長技術很好,順利降落成功轉向一旁的停機空間,我拍拍前座友人的肩膀說:「恭喜!我們順利降落了~」千辛萬苦,等到海枯石爛,我和友人終於抵達盧卡拉。

這次,同行的友人請了一位背伕,加都老闆說背伕會在盧卡拉機場接機,我們一出機場眼觀四周,一大群背伕湧上問:「要不要請背伕?」我們回應說:「已經請了,謝謝。」但卻怎麼樣也找不到任何人舉著寫上我們名字的牌子,只好拿出手機傳訊息給加都老闆。


「哈囉~ 我們順利到盧卡拉了,但找不到背伕。」
「哦~恭喜抵達盧卡拉,你們等一下,讓我聯絡一下背伕,他很快就會出現了。」


這也太不可靠了吧!如果我沒有買尼泊爾電話卡的話,狀況不就會很複雜?


咦?你問我為什麼也請一位背伕?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喜歡挑戰自己,每次登山自己揹行李,完全時都有成就感,而且,對我來說也是一種修行和人生鍛鍊。出發前,原本想把行李減輕的,但攝影器材卻怎麼樣也捨棄不了,只好承擔攝影嗜好的原罪,揹著17公斤的背包上山。


五分鐘後,拿著我們的背伕出現了,他的名字是Gopal…唸起來有點像「宮保」,馬上成為他的暱稱,當然他一直以為是我發音不標準,但也沒辦法,在面對不熟悉的語言時,名字特別難記住,所以我有時候會改成諧音以方便記憶。宮保帶我們到合作的旅館整裝,辦理一些手續,8:30我們踏出門扉,開始朝著聖母峰基地營出發。





不愧是世界最有名的健行路線,道路開發的還不錯,工人們用石塊打造了還算工整的石階,走起來得心應手,反而台灣很多山區的路沒那麼好走。但這條路還是有讓人煩惱的問題,就是整路驢子便便,當地運送物資的方式除了人力,還大量使用驢子、犛牛運送物資,也會用來運送商業登山團的行李,一堆動物來來回回,不害羞的邊走邊解放,自然而然到處都是排泄物,有時候多到避不開也只好硬著頭皮採過去,幸好大多都是乾掉的,而且又是草食性動物,久而久之也習慣了。














從盧卡拉到法定(Phakding) ,我們花了三個鐘頭的時間抵達,這裡其實是第一天預定的住宿點,大多數人都在這待一晚,所以算是較現代化的城鎮,還有幾間西餐廳和西式酒吧,但時間才中午還早,到下個村莊蒙久(Monjo)只要再走兩小時,我和夥伴商量,決定用完午餐後,繼續走到蒙久。


在加德滿都時,就聽說上山後,隨著海拔上升,所有食物都會愈來愈貴,打開菜單一看,法定的食物確實又比此法布魯(Phaplu)又貴了一點,但目前還可以接受,兩人點了蔬菜咖哩飯和雞蛋咖哩飯各一份,比想像中好吃,飯後再喝杯熱奶茶,兩個人很飽很滿足。由於時間充足,午飯時間特別悠哉,吃完飯已經是下午2點,再次重裝上陣,另外走了兩小時,抵達了第二天的住宿村莊蒙久。











今天的健行難度不高,畢竟很多下坡,蒙久的海拔甚至比盧卡拉還低,但身體還是有些疲勞,因為身體還在適應期,所以今晚還要是好好休息,而且明天的路程會有個超級大上坡,海拔上升850公尺左右,有點硬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和體力。本來吃完飯打算出去拍個星空,但只見天空滿版的後雲層,只好打道回房間早點睡覺。



~~~~~~~~~~~~~~~~~~~~~~~~~~~~

位於南亞的尼泊爾,被稱為眾神的國度,雖然印度教為國教,但同時也存在許多不同的宗教,有人說在尼泊爾神比人還多,可能並非子虛烏有。尼泊爾還擁有大面積的喜馬拉雅山脈,世界前10高峰有8座在尼泊爾,許多登山客趨之若鶩,可說是世界級的健行天堂。 


雖然,入境尼泊爾是落地簽,但還是有些前置作業要準備,本篇將教你怎麼準備尼泊爾的落地簽手續。

尼泊爾落地簽 所需文件


1. 護照正本
2. 簽證申請表
3. Stay Order簽證表格(台灣人專用) + 2吋照片 x1
4. 入境卡
5. 簽證費用 (2019.9更新)
6. (建議多帶幾張2吋照片備用,尤其去健行建議備著5~6張,登山文件需要)

15天/ 30 USD
30天/ 50 USD
90天/ 125 USD 



費用更新,2019.5 漲價
~~~~~~~~~~~~~~~~~~~~~~~~~

1. 線上填寫「簽證申請表」

雖然,可以用機場的簽證專用機台填寫印出,但由於現場機台只有2~3台,而且現場總是很多旅客排隊等待,等碰到機器可能是一小時後的事,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先填寫好並印出來,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簽證申請表頁面→ https://online.nepalimmigration.gov.np/tourist-visa

填寫完,送出會收下方的表格,請記得印出來。

2. 印出Stay Order簽證表格,並填寫

下載Stay Order簽證表格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P1T43z-494JIjtnT1YHntDLjRCpWyIdk

3. 抵達加德滿都機場時,拿取入境卡並填寫

4. 前往繳費櫃台,告知要幾天的簽證,並繳交費用,拿取簽證繳費收據

5. 拿著「護照正本」、「簽證申請表」、「Stay Order簽證表格」、「入境卡」、「簽證繳費收據」去海關排隊,拿到簽證搞定。

總結


尼泊爾簽證其實不難,重點就是再先行準備好簽證的文件,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也不用罰站乾等機台。這次意外改走EBC,下次想花一個月好好走ACT,那才是原本的目的啊!!!


~~~~~~~~~~~~~~~~~~~~~~~~~~~~



凌晨五點半,太陽尚未升起,夜色仍然壟罩世界,我在烏漆墨黑的房間醒來,躡手躡腳的打包行李,怕吵醒仍然於睡夢中的室友們,簡單梳洗的梳洗後,就趕著前往機場,今天要搭7:25的飛機去健行的起點──盧卡拉(Lukla)。

凌晨的加德滿都和平常不太一樣,街道少了白天的擁擠,只有寥寥幾台車存在,也少了滿天飛揚的塵土,空氣嗅起來清新多了。來到機場,走向塔拉航空(Tara Air)的櫃台,才剛遞護照給櫃檯人員,他向我揮一揮手,另一隻手示意我再往後走,我向後退一步抬頭確認標示「To Lukla, Tara Air」,沒錯啊,真是怪了…。

滿腦子疑問的往機場後方走,拐了個彎發現另一個塔拉航空櫃台,已經有人群擠在前方,應該就是這個了吧?沒有信心的我,先是問了排隊的人,得到的答案是「沒錯!」。我乖乖移動到隊伍後方排隊,但我發現乖乖排隊好像不適用於尼泊爾,櫃台人員各個是慢郎中,現場一片混亂,一直有人無視排隊隊伍,大喇喇的從一旁走到櫃台前遞護照,櫃台人員也沒有在看誰先誰後,手一伸隨便拿一本就辦理登機證。

眼看時間快接近起飛時間,我心情愈來愈焦躁,終於輪到我站在櫃台前,又有一人無視我想插隊,

「……我等了這麼久,大哥你賣亂!!!」我心想。
「欸欸,先生,我先來的耶~」實際上,我是這麼說。

沒想到對方還滿識相的,乖乖讓我先辦理,終於在7點拿到登機證,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拿起登機證仔細一看,沒想到登機證居然連名字都沒寫,只簡單用麥克筆寫上班機號碼。

……這真的沒問題嗎。 

候機室上的螢幕,怎麼也找不到登機證上的班機號碼,本來想說可能等一下就會出現,但隨著時間愈來愈接近7:25,螢幕上還是沒有!!憂心忡忡的我,三番兩次跑去登機門問,他們總是說:「等一下。」

…7:30 

…7:35
…7:40

每分每秒我都聚精會神聆聽廣播和登機門動靜,連上個廁所都用衝刺的來回,害怕自己錯過飛機。

…7:45

「班機號碼XX-XXX,前往盧卡拉的乘客,請前往登機門登機。」櫃台人員大喊。

終於輪到我了!!歡天喜地的穿越登機門,順利搭上了接駁巴士,卻沒想到巴士抵達了飛機旁,司機叫大家等一下,但尼泊爾的等一下其實相當漫長,坐在巴士上,看著他們清潔飛機、充電、檢查、加油,大家都等到快往生了,怎麼登個機都這麼困難!!!時間來到了9點,屁股才挪到飛機椅子上,起飛倒是很乾脆,從上飛機到起飛不到5分鐘,一段刺激的衝刺,我們飛向EBC的起點──盧卡拉。

從加德滿都到盧卡拉,搭飛機約25分鐘的航行時間,旅途很短卻十足刺激,座位不到20個的小飛機,遇到亂流時特別搖晃,每一次的搖晃都有人緊張大叫,連坐在我隔壁的尼泊爾人,也緊繃無比,每次搖晃時,都迅速用雙手抓住前方座椅,看他的慌張模樣,原本沒什麼反應的我都緊張了起來,手心默默冒汗,祈禱不要有意外發生。

突然間,飛機右側的窗戶,看見一條短短的跑道在懸崖上,這時,飛機來了個大大的U型迴轉,似乎要準備降落了!想起朋友告訴過我的話:「降落是最危險的時刻!」

最刺激的時候來了,這次,隔壁的尼泊爾人從抓一張椅子便抓兩張,力道大到手臂的青筋都浮出來抗議。

眼見愈來愈接近地面,我在心理倒數…3…2…1,碰!飛機著陸,機身開始劇烈搖晃,周圍的人慌了手腳,試著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東西,椅子、旁人的肩膀、或前座人的腦袋。

飛機逐漸慢了下來,客艙響起此起彼落的掌聲,慶祝安全著陸成功,緊張的氣氛已然消散,大家開始有說有笑,恭喜彼此成功生還。這時,機長開始廣播…

「這裡不是盧卡拉~這裡不是盧卡拉~盧卡拉還要飛5分鐘~」

別鬧了機長,您真幽默~

「盧卡拉機場由於雲霧太濃,所以關閉了,我們要等到天氣變好,請各位在這裡等待。」

……認真的?

「……這裡是哪裡?」
「法布魯(Phaplu)。」

好吧,等就等,反正很早出發,時間還很多,卻怎麼也想不到,我們從早上9:30等到下午2:00,機組人員眼見天氣沒有變好的跡象,卸下所有行李,叫大家法布魯小鎮待一個晚上,明天早上6點再挑戰一次。

奇怪的是他們要把飛機開回加德滿都,我問他們能不能一起回去,答案是「不行。」,並再次告訴我「明天會再來接你們。」也就是說他們寧願空機回去,明天再特地飛來法布魯接我們。那…為什麼不一起回去,明天再一起從加德滿都出發?這樣不是多飛一趟法布魯嗎?不太懂航空公司的邏輯。

── 第一天,EBC健行進度0

連起點都還沒到。


東格里羅,毛利語意為「南風侵襲」,紐西蘭第一座火山國家公園。毛利人居住此地已久,被視為神山和信仰中心,不只坐擁豐富的觀光資源,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十九世紀中葉為避免神聖的領域被外來者瓜分,保護祖產和未來,毛利部落首領決定將這塊地送給英國政府,他相信這是唯一可以保護聖地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