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流浪到歐洲時,住在一位朋友家裡,她對我的環球之旅很有興趣,要我多說說旅行故事。
我化為天橋下的說書人,用言語描繪腳步足跡,旅行到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漫漫走過各個地球板塊,漂泊流蕩到世界角落。聽得津津有味的她,表示有機會也想來一次壯遊,但她也若有所思的問我,
「旅行的盡頭到底有什麼?」
流浪初期,只是單純的心,坐著自己想做的事,體驗旅行中的生活,不過,隨著旅途接近尾聲,這問題浮上心頭的頻率逐漸上升,站在夢想與現實的交界線,我開始思考問題的答案。
這時候,要先回頭看看自己的旅行初衷,為什麼旅行?為什麼踏上旅途?
大學畢業後,服完兵役,對人生方向徬徨的我,毅然決然選擇了四年的Gap year,藉由脫離舒適圈與框架下的人生模組,踏上探索自我與追尋夢想的道路。在旅途中,遇見的各種人事物,不管是好的、壞的、哭的、笑的、苦的、澀的,都是旅行養分,同時,也拓展了視野與世界觀,真實體驗不同的異國文化,一點一滴都是學習養分,滋潤著靈魂,使自己一步一步成長茁壯。
走過了60多個國家,不斷接受不同文化的衝擊,與各國朋友和陌生人的對話,擊破固有思想框架,思想集合持續吸取養分膨脹,再加上與內心的自己不斷的對話,使自己可以用不同於以往的角度去檢視事情。許多困惑迷惘的問題,換個角度思考,赫然清晰許多,迷霧漸漸散去,人生方向清晰了不少,同時,旅行也幫助我更了解自己,不再盲從於窠臼,變得更喜歡自己的生活。
種種的淬鍊與收穫,促使我不斷的踏出腳步,一次次背起背包,持續探索不同的國度,藉由真實的一步一腳印,用鏡頭與文字收集世界角落的故事,消化吸收理解反思,成為專屬於自己的旅人故事。
哲學家‧聖奧古斯丁說:「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旅行的盡頭到底有什麼?
說穿了,繞了一圈還是你自己,不過,是那個──「更好的自己」與「更喜歡的自己」。
☆ 更多 浪跡思維 文章
→ 【浪跡思維】沒有行程表的旅人
→ 【浪跡思維】如何有勇氣一個人出走?
→ 【浪跡思維】一個人的旅途 – 獨旅者的告白
→ 【浪跡思維】給16歲勇敢背包客的公開信
→ 【環球流浪1460天】流浪世界1460天,若是生命中有一種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