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登山健行

Browsing


夜巴上,深陷溫暖夢鄉的我被搖醒,睡眼惺忪的睜開眼睛,巴士裡黑壓壓一片,唯有夜燈相伴,搖醒我的車掌,身影幾近溶於背景,他說:「到Kalaw了。」

我揉著睡眼惺忪的眼睛,小心翼翼的走下巴士,外頭一片漆黑,冷冽寒風迎面而來,和巴士內的溫暖形成強烈對比,瞬間冷醒昏沉的腦袋。

看著遠去的巴士,現在凌晨三點鐘,不禁哼起… 現在是凌晨三點鐘,喝了點酒頭有點痛,寂寞的煙點燃空虛的夜,暫時把心放空。

不過,我不菸不酒,而是沒睡飽頭有點痛,冷酷黑夜無情掠奪所剩不多的溫度,令人不禁哆嗦。

現在氣溫6度,要在低溫下等到7點,旅行社才會開門。 我並不想找住宿,計畫等到天亮,直接參加前往茵萊湖2天1夜的健行,這樣就可以省下一天的時間。

這一次的緬甸之旅時間不多,就算是一天也很寶貴。


深夜攬客的旅館員工和我說:「大街上有茶屋的地方,可以去那取暖。」

茶屋聽起來是不錯的,至少室內可以取暖,滿懷期待地前往,沒想到卻破滅,是個連扇門都沒有的茶樓,屬於半開式空間,溫度與外頭相差無幾,唯二的優點是有屋簷擋風和販賣熱食。

點了杯熱奶茶和不太燙的撣式湯麵,雖然茶屋食物味道不怎樣,但在低溫下,任何熱食都聖光般的救贖。

等待期間,陸陸續續有巴士抵達,幾位背包客加入看日出行列,大伙坐在屋簷下瑟瑟發抖,時而站起來活動身軀,希望可以藉由活動增加些許體溫。

我開始武裝自己,決心和低溫戰鬥到底!戴上對凜冬防具 – 三層帽子、高科技保暖手套和GoreTex防風外套,以保護末梢神經的生命力,也避免讓自己感冒,若是生病健行,可不是鬧著玩的!

6度算什麼!裝備不足也沒關係,在寒冷之中,更感受到自己的心跳,活著的證明。 更何況,這裡不是只有我,還有6個人和我一同奮戰!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離日出更靠近了一步,但溫度是愈來愈低,體內的熱量愈來愈少,凌晨是一天最冷的時刻,考驗愈來愈嚴峻。


有兩位戰友不敵低溫的嚴刑拷打,他們決定投降,背起背包,宣布:「我們受不了了!我們要去住飯店。」

他們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大家腦中浮現了兩個畫面,室外低溫六度的酷寒和溫暖被窩的美好,畫面形成了強烈對比,眾人目光中閃爍著猶疑。

說不吸引人是假的,連倔強的我都為之動搖,但眼看時間只剩兩小時,剩下的四人,你看我,我看你,猶豫的心情漸漸消卻,我們一致決定繼續奮鬥到日出,堅定的目送著離去的兩位戰友。

其實,搭乘過夜巴士的我,一路上睡睡醒醒,大概只睡了四小時,實在有點想睡又冷到無法度辜,或許,這也是好事,若是還想睡可能就不妙了。為了讓時間流逝快些,我拿起了電子書來打發時間,隨著村上春樹的文字,溜搭到另一個世界,讓我暫時忘卻等待的煩躁。

讀完了幾個章節,闔上書本正打算想休息一下,聽到其他戰友起立收拾背包的聲音,我的視線移向遠方的天際線,橘、白色相間的魔幻天際線和我說早安。

唉呀,原來已經日出了,茶屋的老闆開始關掉電燈,畢竟,山區電力相當寶貴,能省則省,也象徵是時候離開了。

原本,我是打算參加三天兩夜的健行團,一連跑了好幾間,都說只有兩天一夜可以參加,就算有三天的團,也是私人團不開放報名。

該怎麼辦呢?是不是該多待一天,看看隔天有沒有人湊團?會不會明天還是湊不到團呢?


絞盡腦汁思考,但我沒有太多時間思考的餘裕,因為若團大多都7:30出發,剩下15分鐘的時間決定。

好吧!這次的緬甸之旅,想做的事太多,但時間又不太足夠,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還是時間寶貴,那就參加兩天一夜的健行吧!

跑回當地著名的旅行社 – Uncle Sam Trekking,付了兩天一夜的健行費用35,000 kyat(約700台幣),費用包含英語導遊、一晚住宿、茵萊湖的船票(接駁到娘水Nyaung Shwe)、第一天的中餐+晚餐、第二天的早餐+午餐、送行李到茵來湖的飯店 (任意指定,只要在娘水都可以)。

費用近乎全包了,只有飲料和水要自己買,但說真的不貴,一般就20~40台幣的價錢。 


花了幾分鐘,把大背包和小背包重新整理一下,看其他九成人都背小包包上陣,但我決定要揹著大包包健行,這就是攝影玩家的宿命,
裝備有點多,而且全部加起來重量不俗,所以選擇背負系統的較好的大背包,長途背起來會比較舒適。 

收拾完畢,旅行社給我一張看起來不牢靠的小紙卡,要我寫下預訂的旅舍名字和我的姓名,再掛在小背包上。嗯,雖然有點擔心,就算有我的名字,但沒電話,要怎麼找到我,但這間旅行社也做了30幾年,評價一向良好,只能相信他們了。

藍色小背包,陪我環遊世界5年的戰友,我們暫時分離一下,後天我會到娘水接你~。


感謝友人G,幫我和藍色小背包合影於貝加爾湖

Uncle Sam Travel & Tours


地址: 21, Aung Chan Thar Street, Kalaw

座標:20°38’04.2″N 96°33’57.5″E

電話: +95 81 50 237


一早醒來,臉書跳出動態回顧,雪白峻峭的山景爬進半開眼簾,擊敗瞌睡魔,原本還在罷工的腦袋,也開了機,進入到回憶模式。

你好,阿根廷的菲茨羅伊峰!

還記得當時我住在山下的青年旅舍,才剛check-in,櫃檯就跟我說:「後天我們就關門囉。」

「蛤???」
「因為開始入冬了,我們也需要冬眠。」
「O…K…」這是阿根廷式幽默嗎?

原本打算在小鎮摸魚幾天,再去爬山,瞬間只剩下一天可以爬。我匆匆攤開地圖,臨時抱佛腳研究健行路線,我問櫃檯:「有沒有什麼推薦路線?」

「每條都很不錯耶…,但若是第一次來,我推薦Lago de Los Tres 」
「那三個的湖?那三個是哪三個?」用我的破爛西文直譯。
「那就是那三個啊。」
「???」
「你去了就知道。」

好啊!去就去,誰拍誰!

地圖顯示的步道資訊 「13kms/5hrs/Difficult 」

山區天氣多變,通常下午比較不穩定,還是早點出發吧!

 

Lago de Los Tres 冰河湖看菲茨羅伊峰——El Chalten健行

隔天一早,用完早餐,8點準時出發,我和兩位朋友一起走到城鎮盡頭的登山口,開始了各自的健行路線。

雖然,我們都走同一條步道,但是我有先告訴他們不用等我,因為我知道他們走路速度比我快,我雖然算很能走的,但我畢竟不屬於快腳型,一起走他們有壓力,我也會有壓力。

其實,爬山的時候,每個人有自己的步調,可以保持較穩定的呼吸節奏,那是能夠最持久的走法,有時候,若是為了配合別人,而亂了呼吸,反而會消耗更多力氣。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清晨的嵐氣,仍然眷戀著山,步道蒙了層紗,瀰漫著神秘的氛圍,再進一步往上前行,視野漸漸變得清晰。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抬起頭來一望,太陽爬上遠方的山頭,激射出刺眼的光芒,劃破白色迷茫的世界,一旁還帶有些許藍天。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原來山嵐並未散去,而是我踩在山嵐之上,綿密白雲依然密佈天空,世界被切成三個夢的層次,搭配出夢幻絕倫的美景。

走著走著,天上雲朵累了,再次降臨大地,再次走進白色世界中,能見度很差,伸手不見五指,我開始擔心山上會不會同樣白白一片,什麼都拍不到。

這時,遠方出現模糊的人影,快速往我的方向接近。

咦?他不是拉伯特嗎?前幾天在另一座山上認識的加拿大人。他這次不是用走的,而改成越野跑步的形式,從城鎮跑步抵達終點,原路再跑回城鎮,心底默默對他肅然起敬,佩服他的體能。

我向他打聽前面的狀況,他說:「天氣不太穩定,霧有時散開一點,有時又聚集起來,很難說。」

其實,都已經在路上了,不論終點如何,我也會把剩下的路走完,不喜歡中途放棄的感覺。

我和拉伯特分別,繼續往前走數公里,霧氣稍微淡薄了點,看見不遠處的茂密森林,還有更遠的菲茨羅伊峰也依稀可見。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好美山峰,辨識度很高,只看過一次照片,就可以很容易的認出它,山型說不出的俊美,搭配著天然白紗,更凸顯其偉大與高不可攀的氣勢。其實,霧茫茫的菲茨羅伊峰,才是它最常見的面貌,所以,當地的特維爾切人稱其為”Chalten”,意思就是”冒煙的山”。

穿越黑森林後,面對的是最後一段急陡上坡,不斷往上攀爬,才能抵達終極瞭望點。

周圍天氣仍然被霧氣籠罩。

急陡的碎石坡本身不難,比較麻煩的是部分結冰和濕滑的路面,經常讓人站不穩腳步,若是一個不小心,一邊就是碎石坡懸崖…。中途差點滑倒幾次,幸好都安然無恙順利站好,氣喘呼呼爬了30分鐘,終於順利抵達頂端。

說起來也神奇,才剛剛抵達,就來了一陣大風,沒幾秒鐘,霧氣都被吹散,景色從隔層紗瞬間變成大晴天!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雄偉的菲茨羅伊峰,露出清晰的面貌向我打招呼,原本,峰下有座綠色湖泊,冬季結成冰,覆蓋了一層白雪。瞬息萬變的景象,讓我吃了一驚,露出廬山真面目的山景,更是讓我啞口無言。

震撼二字,已不足以闡述我的感受。

我直愣愣盯著發呆,實實在在美得令人想哭,我才明白,原來,人是可以被美景感動到哭,那是一種與自然與美的深刻連結。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我暗自祈求,給我多一些時間,享受這美景。

可是,上天總是任性再次吹起一陣風,又把迷霧帶了過來,景色再次蓋上了紗,幾秒前的風和日麗彷彿一場夢。

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 El Chalten Monte Fitz Roy 菲茨羅伊 阿根廷 Argentine

時候到了,我背起背包,踏上歸途。 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方才的美景已經深深烙印在腦海,就算數年之後,我仍然記得那一刻鐘,大自然給予的雋永感動。

尼泊爾國土,75%是山脈和丘陵,擁有許多山川美景和健行步道,其中,又以舉世聞名的三大健行路線為經典。


──聖母峰基地營(EBC)
──安納普納基地營(ABC)
──安納普納大環線(ACT)


在海外登山界裡,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喜歡登山的人,恨不得把腳印踏滿步道,印好印滿覺得滿足。 

出發前,許多人都會有二個煩惱。


「什麼季節適合健行?健行衣物和裝備,要怎麼攜帶才好呢?」

一會兒怕買太多帶太多,會不會到時候用不到?
一會兒怕買太少帶太少,會不會到時候冷到發抖?

本篇將介紹筆者──康康,今年爬EBC的裝備和心得,讓你去尼泊爾健行前,對健行裝備有個概念!

適合健行的季節

尼泊爾登山健行 EBC ABC ACT

尼泊爾健行,適合的時間點有兩個:

2月底 ─ 5月 雪季後 & 雨季前,降雨機率低,但步道可能有積雪
9月底 ─ 11月 雪季前 & 雨季後,降雨機率稍高於前者,但步道不太會有雪

☆ 每年天氣狀況不同,建議出發前,再次確認當地天氣狀況。

以我的例子來說,2019三月初抵達尼泊爾,原本打算走ACT,這一年雪季特別晚結束,到三月底筆者離開尼泊爾為止,ACT部分步道還有很深的積雪,步道仍然處於封閉的狀態,所以,我才不得不改變計畫,轉戰EBC。

裝備篇

☆ 本篇裝備只討論,前面提到的兩個時間點(2月底─5月&9月底─11月),雨季和雪季裝備需要更多,不在本篇討論範圍內。

正式進入到裝備介紹前,先決定要不要請背伕,再決定帶多少衣物上山。

請背伕

標準可以背到15~20公斤,空間允許的話,保暖衣物可以多帶一點,出發前請備好適合的登山背包。你問我能不能背行李箱?別強人所難了,好嗎?健行步道也無法拖行,請寄在加德滿都。

不請背伕

背包愈輕愈好,除非對自己的負重能力有信心,不然保證走到叫媽媽。但也不能為了輕量而帶太少,高海拔寒冷又風大,輕則感冒,重則變冰磚。

尼泊爾登山健行 EBC ABC ACT
行前採購,但不單單為了EBC,也為了藍冰貝加爾湖

以EBC健行路線為例,是從海拔2850m上升到5364m,海拔每上升100m,氣溫下降0.6~0.98度,隨著海拔上升會愈來愈冷。

下二圖,列出EBC起點村莊&最後村莊的歷史氣候,給大家參考(盧卡拉2850m&哥拉雪5140m)


穿著部分,以洋蔥式穿法為主,基本上分為底層(排汗層)中層(保暖層)外層(防風防水層),每一層不代表只有一件,覺得冷可以疊加,覺得熱可以一層一層脫,像洋蔥一樣。 

 
尼泊爾登山健行 EBC ABC ACT

 登山背包 

登山背包大小不一定,看個人需求和行李量而定,因為品牌和型號的不同,購買前最好試背一下,預估自己行李的量,感覺看看適不適合自己。


我是背Deuter Aircontact Pro 60+15L,稍嫌大了點。

上衣部分

底層(排汗層)保暖排汗衣發熱衣,排汗功能必備,最好有溫度調節功能,進入室內室外就不用一直換衣服。

另外,抑菌功能也很重要,山上洗衣不便,或是只能手洗,但天氣寒冷洗衣服很痛苦,我再南崎巴札近0度洗過幾次,洗完手都冷到沒知覺,甚至還會痛,這時候,有抑菌功能的底層衣就派上用場,好幾天不洗都不會有異味。

我帶──Odlo保暖衣x1,Route8保暖衣x1,迪卡儂保暖衣x1

中層(保暖層):保持身體溫暖的保暖層,常見的有化纖衣、刷毛衣、羊毛、羽絨衣,若健行時覺得熱,可以脫掉,休息時,若覺得冷可以拿來加暖。

中層我只穿了羽絨衣x1(中層+外層,二合一款式),還有帶一件刷毛衣備用,但完全沒拿出來用。

外層(防風防水層):戶外活動時,時不時會遇到不穩定的天氣,甚至刮風下雨,低溫環境下,風和雨容易讓人失溫,這時,防風防水層的存在就顯得很重要。

最常見的防風防水技術有Gore-Tex、eVent、North Face的HyVent、Marmot的MemBrain,其中,最著名的就是Gore-Tex,品質有所保障,但價錢也最為昂貴。


其實,許多品牌開始推出自己的防水技術,有些沒有不好,甚至效果還不錯,但購買前最好先做好功課,不然上山出問題會很麻煩。


我帶──Fox Friend的Gore-tex+羽絨 防風防水透氣外套 x1(中層+外層,二合一款式)

 

褲子部分

依然遵循洋蔥式穿法,但我的下半身比較不怕冷,褲子方面就比較簡單。

我帶──Odlo保暖褲 x1 + 防風防水刷毛褲x1

我大多時候只穿後者,到達高海拔較冷時加穿Odlo保暖褲,若怕冷可以多帶一件保暖褲還有晚上休息時的保暖層

 

頭、脖子、腳、手 部分 

 
尼泊爾登山健行 EBC ABC ACT


遮耳毛帽:注意耳朵保暖,必須要遮耳,可以帶一厚一薄,健行時戴薄的(厚的會很熱),休息時改戴厚的。 魔術頭巾(機能圍巾):偉大的登山用品,我自己是帶兩件,一厚一薄,可以當作保暖頭巾,也可以用來當保暖圍巾,一物兩用,可以省掉很多背包空間。 襪子薄長襪x2對 + 厚美麗諾羊毛襪 x2對,登山時一薄一厚兩層穿,比較不會起水泡,薄襪部分可以換成五指襪更佳

鞋子:建議穿著防風防水的登山鞋,購買前請先試穿看看合不合腳,試走看看舒不舒適,別忘了穿上襪子再試穿,比較符合實際狀況。我帶──Lowa GTX(Gore-Tex) Mid中筒登山鞋

手套:保暖手套,抗寒約5~6度左右的手套,覺得很夠用,記得購買前試握看看登山杖,要以順手握得緊為前提。大多時候,我都戴一副Black Diamond刷毛手套(非厚版),舒適手指好活動,我有備一副OR的厚手套(抗寒-20度),但完全沒用到。

 

配件

尼泊爾登山健行 EBC ABC ACT

登山杖:正確使用登山杖的情況下,每一個步伐在手臂用力後,可以減輕7~11公斤的壓力,以里程數來說,等同於每公里可以減輕腳、腿部及背部的壓力高達8,877公斤之多,不管有沒有重裝健行,登山杖都對減輕身體負擔有卓越的幫助,尤其,不打算請背伕的重裝登山客,強烈建議帶一副登山杖!
我帶──FIZAN 超輕三節式健行登山杖

太陽眼鏡:行走雪地或陽光太刺眼時,配戴太陽眼鏡減少對眼睛的傷害,也可以防風防沙塵。

頭燈:山屋深夜不一定有燈,甚至停電,或是晚上要外出時,必須要有頭燈。我帶──Black Diamond Spot

護膝:減少膝蓋負擔。

睡袋:雖然山屋會提供毯子,也可以多要幾件(可能需另付費),但高海拔山屋可能會毛毯量不夠,晚上又會降到0度以下,這時候,睡袋就會派上用場,Comfort zone有0度為佳。

水壺or 水袋(or保溫瓶):方便攜帶水,但一般的水壺,帶到室外可能會變冰水,夜晚甚至結冰,若想喝熱水,可以選擇帶保溫瓶,在山屋買熱水,帶出門健行。

淨水器or淨水錠:尼泊爾的水沒辦法直接飲用,必須買礦泉水才行,但隨著海拔愈高,礦泉水愈貴。

 
若要省錢,可以購買淨水錠,裝水龍頭的水,放入淨水錠靜置30分鐘即可飲用,但味道不太好,有點像游泳池水。幸好,我朋友有攜帶淨水功能的水壺,裝水龍頭的水,經由水壺濾出的水很乾淨,也沒有異味。朋友帶──Katadyn Befree 

登山地圖:健行路線的地圖,不管有沒有嚮導,都建議在加德滿都買一份。
行動電源:在山屋充電,通常需要額外付費,海拔愈高愈貴,有些以小時計算,有些以電器種類計算,攜帶行動電源可以省下不少費用。衛生紙:山屋不提供免費衛生紙,都要額外買,海拔愈高愈貴。

高山症藥物不論以前,有沒有高山經驗都建議攜帶,畢竟,以前沒高山症,不代表這次不會有,因為高山症因素很複雜。

 
以我為例,3年前上5100m,活蹦亂跳感覺很好;去年上玉山,因為吃壞肚子,3200的排雲山莊就感覺不適;今年爬EBC,5000左右感到頭痛。


高山症嚴重可是會喪命的!──丹木斯 or 類固醇 or 威爾鋼,看個人體質攜帶,各大醫院門診可取得,無論無何有備無患感冒&腸胃藥:登山就夠累了,若是生病變虛弱,更是苦不堪言,風大又冷,飲食衛生不夠完善,感冒和腸胃藥請帶著。 暖暖包:視個人需求,手機也需要,手機尤其iPhone在太冷的環境下,電力耗損過快,甚至忽然關機罷工,暖暖包就會是你的救星。


盥洗用具:視個人需求,但超過3000m後,不建議洗澡,容易引發高山症。但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我最高洗澡的村莊是南崎巴札(Namche Bazaar),海拔3440m。

攝影器材:個人需求,我帶一機三鏡Nikon D750+12-24mm+24-70mm+70-200+腳架,還有個相機槍袋背胸前。

尼泊爾登山健行 EBC ABC ACT

§總結§

登山不比旅行,需要攜帶的東西需要更多樣,洋洋灑灑列出一堆,想必大家也眼花撩亂了,但在國外高海拔的健行,裝備還是齊全一點,降低各方面風險的好,以上裝備僅供參考,每個人可視個人需求與能力加以調整。


大多數缺少的裝備,都可以在加德滿都購買,價錢也不貴。

☆ 不需要的行李,全部都寄放在加德滿都吧! 

 



EBC健行 Day3

Monjo > Namche
海拔 2835m – 3440m
距離 5.3km
時間 4hrs 

“突然間,一道黑影從樹上飛下,身形有點巨大,定睛一看,一隻像孔雀般的鮮豔鳥類在地上完美落地”

這一天,我們8:15分離開旅舍,先到蒙久(Monjo)村尾辦理入山證,穿越風格鮮明的藏式門扉,開始看到遠方的高山,起碼都6000公尺起跳,與昨日相較起來,周遭景致已開始有了變化。




崇高的山峰在遠方,我想更靠近祂們,折服於祂們的雄偉壯闊

今天早晨,我們先是走過一段大下坡,走起來滿容易的,但其實比較容易傷膝蓋,這時候穿上護膝就能減少膝蓋的負擔。神經大條的我,明明在加都特別買了護膝,但今天卻忘了穿,現在又懶得卸下裝備,小心點走加上登山杖輔助,應該也還好吧(?),護膝什麼的,明天再穿啦!

半小時的下坡後,抵達了河谷附近,不遠的高處懸吊著兩座吊橋,他們是今日健行的焦點 ── Dudhkoshi吊橋,從河谷望去就會發現高度十分嚇人,從吊橋到下方的河谷落差有150~180公尺,約50~60層樓高。

老實說,我從小就有輕微的懼高症,不太喜歡待在高低落差太大的地方,像摩天大樓的地板和陽台,或是山上的懸崖處,都不是我想接近的地方,但醜媳婦還是得見公婆,兩座吊橋是前往基地營的唯一途徑,無論無何都得面對。 


我戰戰兢兢踏上懸空的吊橋,往下瞄了一眼,不禁暗自罵了個「幹!」,眼珠子立即彈回水平線,只盯著前方看,但又要小心看路,只能採取折衷方案,視線稍微往下看,但不會低於水平下方45度的範圍。而且,嚇人的不只是高度,還有強力的上升氣流,走起路來飄飄然,原來,這就是步步驚心的感覺,連尼泊爾人經過吊橋,都不禁加快腳步,不想在上面多停留一秒。

由於,吊橋寬度只有約70公分,不容易雙向通行,所以一般過橋前,兩端的人會觀察一下狀況,通常會讓一端走完,另一端的人才會過橋,但…總會有些人特別急,沒有耐心等待。

當我過橋到一半時,對面的背伕們可能趕時間的緣故,沒等我過完就直接就上橋衝了過來,最嚇人的是背後還背著六大箱行李,我整個人嚇傻了!吊橋這麼窄,要怎麼讓路啦!!但他們還是絲毫沒有猶豫的向我走來,沒辦法了…既然他們想硬來,也只能捨命陪君子了!雙方面對面,各自來一個轉身面向吊橋的側面,滿滿的登山包對上六大箱行李,擠啊擠的,想要擠出個通道來,我胸口與雙手已貼上繩索,嚇出我一身冷汗,希望繩索夠堅固。幸好,背伕們會車經驗十足,硬是擠出了個空間通過,雙方都安全存活,他可能不知道,人生跑馬燈剛剛在我腦中打轉了幾百次。

安全抵達吊橋的另一段後,迎接我的是無止盡的大上坡,從河谷到南崎需要爬升620公尺,雖然,今天路程比昨天短,但海拔落差很大,爬起來絕對不輕鬆,我步步為營的踏出腳步,登山杖撐好才慢慢的往上爬,盡可能減少膝蓋的負擔。 


海拔已經超過3000m,空氣中含氧量較低,體力不如山下那麼好,大概每走個15分鐘,就會停下喘息一會,每半小時有個可以坐下的休息點,但也不是什麼涼亭之類的,只是簡陋的石面平台,高度剛好可以放置行李或坐下,許多人都卸下重裝,休息喝喝水補充體力。

這一天,我的肚子不太舒服,體力因此比較差,些許落後友人與嚮導,注意到時周遭只剩下我一人,前後都不見人影,獨自爬著崩潰的上坡。突然間,一道黑影從樹上飛下,身形有點巨大,定睛一看,一隻像孔雀般的鮮豔鳥類在地上完美落地


一切發生的太突然,來不及換長焦鏡頭,只能用標準鏡遠遠拍QQ
一開始牠原地靜止不動,似乎在觀察我的動靜,然而,我也在觀察著他的樣子,身上帶有許多不同顏色,比孔雀還多彩亮麗,身上有綠色、海藍色、紅色、紅銅色、銅綠色、藍綠色、白色、棕白色、黑褐色,這生物實在太美了!

一人一鳥大眼瞪小眼,過了大概一分鐘的時間,牠似乎理解我沒有威脅性,悠閒的散起步來,不一會兒,跳進一旁的樹叢,消失了。我追上朋友和背伕,興奮的拿著照片問背伕:「這是什麼鳥?」

他定睛一看,驚呼:「Wow!這是棕尾虹雉(Danphe),又稱九色鳥,喜馬拉雅山的稀有鳥類,也是尼泊爾國鳥,你也太幸運了吧!」

雖然,原本上坡爬到想死,但看到稀有鳥類後,心情轉好了不少,感覺根本人品大爆發!!!更有動力拼完剩下的上坡路段,終於在中午12:30抵達南崎(Namche),完成今日的健行行程。

為了適應高度,減少高山症發作的機率,我們將在南崎住兩晚,後天再繼續往EBC邁進。




~~~~~~~~~~~~~~~~~~~~~~~~~~~~

更多 尼泊爾 相關文章

→ 【尼泊爾 簽證】尼泊爾簽證 攻略教學
→ 【體驗分享】喜馬拉雅山上,救我一命的FIZAN超輕登山杖

EBC健行 Day2


Phaplu >Lukla(健行起點) >Phakding > Mojo
海拔 2850m – 2640m – 2835m
距離 13km
時間 6hrs


昨日,機場人員和我說:「明天早點起床,大概6:30飛機會來載我們。」很怕會錯過飛機的我們,早早梳洗完就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我5:30起床,不甘願的離開溫暖被窩,房間濕冷的空氣使人瑟瑟發抖,快步走去洗手檯梳洗,水龍頭的水凍到不禁讓我罵髒話,只得迅速的洗洗臉,把行李拿到大廳退房,點了杯熱奶茶回暖,並等待飛機的消息。


6:00機場人員來通知:「請各位到機場集合。」機場入口已經有了排隊的人潮,我心想:「終於可以去盧卡拉了!」6:15機場的入口還是關著,大家紛紛疑問為什麼還不讓我們進去,去問了機場人員,他才說:「盧卡拉機場天氣不好,又關閉了。」天啊!!!該不會又要在這多待一晚吧?!但再急躁也無法改變飛機不飛的事實,只好黯然而歸,會旅館繼續等待,點了份遲來的早餐來吃,吃完又喝了杯熱奶茶。





時間來到7:30,我才剛喝完奶茶,碰一聲!餐廳的門被打開,所有人的視線轉向門口,頭髮往上飄的賽亞人站在那,…喔不,是機場人員,他大喊:「快點到機場登機,盧卡拉機場開放了!」等待已久的所有人,迅速背起背包拿起行李,往機場衝刺,把所有東西丟進行李艙,坐上小飛機,短短不到五分鐘,艙門關閉,飛機開始衝刺起飛,飛往雲霧尚未散盡的天空。





數分鐘內,窗外出現了短短的跑道,在懸崖上的村莊,我想…那應該就是盧卡拉吧?我笑著和一旁的鄰居說:「這次,機長應該不會再說”這裡不是盧卡拉~”了吧?」只見鄰居的尼泊爾人(昨天的同一位),緊緊的抓住前座椅,對我乾笑了幾聲,看得出來他現在非常緊張,根本沒心力搭理我的冷笑話。也難怪了,畢竟,盧卡拉有著世界上最危險機場的稱號,跑道長度527公尺,為了讓飛機加速起飛,採用傾斜式設計,但這也讓飛機一旦起跑,便不能反悔,因為會煞機不及,而跑道的盡頭是深不見底的懸崖。


小飛機漸漸逼近跑道,527公尺的起點,飛機必須在抵達終點前停下來,不然就會躍上新聞頭條。隔壁鄰居又抓得更緊了,頭低了下來嘴裡唸唸有詞,似乎在向上天祈禱,讓飛機成功落地。突然間,機身開始劇烈搖晃,剎車的反作用力隨之而來,幸好,我們的機長技術很好,順利降落成功轉向一旁的停機空間,我拍拍前座友人的肩膀說:「恭喜!我們順利降落了~」千辛萬苦,等到海枯石爛,我和友人終於抵達盧卡拉。

這次,同行的友人請了一位背伕,加都老闆說背伕會在盧卡拉機場接機,我們一出機場眼觀四周,一大群背伕湧上問:「要不要請背伕?」我們回應說:「已經請了,謝謝。」但卻怎麼樣也找不到任何人舉著寫上我們名字的牌子,只好拿出手機傳訊息給加都老闆。


「哈囉~ 我們順利到盧卡拉了,但找不到背伕。」
「哦~恭喜抵達盧卡拉,你們等一下,讓我聯絡一下背伕,他很快就會出現了。」


這也太不可靠了吧!如果我沒有買尼泊爾電話卡的話,狀況不就會很複雜?


咦?你問我為什麼也請一位背伕?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喜歡挑戰自己,每次登山自己揹行李,完全時都有成就感,而且,對我來說也是一種修行和人生鍛鍊。出發前,原本想把行李減輕的,但攝影器材卻怎麼樣也捨棄不了,只好承擔攝影嗜好的原罪,揹著17公斤的背包上山。


五分鐘後,拿著我們的背伕出現了,他的名字是Gopal…唸起來有點像「宮保」,馬上成為他的暱稱,當然他一直以為是我發音不標準,但也沒辦法,在面對不熟悉的語言時,名字特別難記住,所以我有時候會改成諧音以方便記憶。宮保帶我們到合作的旅館整裝,辦理一些手續,8:30我們踏出門扉,開始朝著聖母峰基地營出發。





不愧是世界最有名的健行路線,道路開發的還不錯,工人們用石塊打造了還算工整的石階,走起來得心應手,反而台灣很多山區的路沒那麼好走。但這條路還是有讓人煩惱的問題,就是整路驢子便便,當地運送物資的方式除了人力,還大量使用驢子、犛牛運送物資,也會用來運送商業登山團的行李,一堆動物來來回回,不害羞的邊走邊解放,自然而然到處都是排泄物,有時候多到避不開也只好硬著頭皮採過去,幸好大多都是乾掉的,而且又是草食性動物,久而久之也習慣了。














從盧卡拉到法定(Phakding) ,我們花了三個鐘頭的時間抵達,這裡其實是第一天預定的住宿點,大多數人都在這待一晚,所以算是較現代化的城鎮,還有幾間西餐廳和西式酒吧,但時間才中午還早,到下個村莊蒙久(Monjo)只要再走兩小時,我和夥伴商量,決定用完午餐後,繼續走到蒙久。


在加德滿都時,就聽說上山後,隨著海拔上升,所有食物都會愈來愈貴,打開菜單一看,法定的食物確實又比此法布魯(Phaplu)又貴了一點,但目前還可以接受,兩人點了蔬菜咖哩飯和雞蛋咖哩飯各一份,比想像中好吃,飯後再喝杯熱奶茶,兩個人很飽很滿足。由於時間充足,午飯時間特別悠哉,吃完飯已經是下午2點,再次重裝上陣,另外走了兩小時,抵達了第二天的住宿村莊蒙久。











今天的健行難度不高,畢竟很多下坡,蒙久的海拔甚至比盧卡拉還低,但身體還是有些疲勞,因為身體還在適應期,所以今晚還要是好好休息,而且明天的路程會有個超級大上坡,海拔上升850公尺左右,有點硬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和體力。本來吃完飯打算出去拍個星空,但只見天空滿版的後雲層,只好打道回房間早點睡覺。



~~~~~~~~~~~~~~~~~~~~~~~~~~~~



凌晨五點半,太陽尚未升起,夜色仍然壟罩世界,我在烏漆墨黑的房間醒來,躡手躡腳的打包行李,怕吵醒仍然於睡夢中的室友們,簡單梳洗的梳洗後,就趕著前往機場,今天要搭7:25的飛機去健行的起點──盧卡拉(Lukla)。

凌晨的加德滿都和平常不太一樣,街道少了白天的擁擠,只有寥寥幾台車存在,也少了滿天飛揚的塵土,空氣嗅起來清新多了。來到機場,走向塔拉航空(Tara Air)的櫃台,才剛遞護照給櫃檯人員,他向我揮一揮手,另一隻手示意我再往後走,我向後退一步抬頭確認標示「To Lukla, Tara Air」,沒錯啊,真是怪了…。

滿腦子疑問的往機場後方走,拐了個彎發現另一個塔拉航空櫃台,已經有人群擠在前方,應該就是這個了吧?沒有信心的我,先是問了排隊的人,得到的答案是「沒錯!」。我乖乖移動到隊伍後方排隊,但我發現乖乖排隊好像不適用於尼泊爾,櫃台人員各個是慢郎中,現場一片混亂,一直有人無視排隊隊伍,大喇喇的從一旁走到櫃台前遞護照,櫃台人員也沒有在看誰先誰後,手一伸隨便拿一本就辦理登機證。

眼看時間快接近起飛時間,我心情愈來愈焦躁,終於輪到我站在櫃台前,又有一人無視我想插隊,

「……我等了這麼久,大哥你賣亂!!!」我心想。
「欸欸,先生,我先來的耶~」實際上,我是這麼說。

沒想到對方還滿識相的,乖乖讓我先辦理,終於在7點拿到登機證,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拿起登機證仔細一看,沒想到登機證居然連名字都沒寫,只簡單用麥克筆寫上班機號碼。

……這真的沒問題嗎。 

候機室上的螢幕,怎麼也找不到登機證上的班機號碼,本來想說可能等一下就會出現,但隨著時間愈來愈接近7:25,螢幕上還是沒有!!憂心忡忡的我,三番兩次跑去登機門問,他們總是說:「等一下。」

…7:30 

…7:35
…7:40

每分每秒我都聚精會神聆聽廣播和登機門動靜,連上個廁所都用衝刺的來回,害怕自己錯過飛機。

…7:45

「班機號碼XX-XXX,前往盧卡拉的乘客,請前往登機門登機。」櫃台人員大喊。

終於輪到我了!!歡天喜地的穿越登機門,順利搭上了接駁巴士,卻沒想到巴士抵達了飛機旁,司機叫大家等一下,但尼泊爾的等一下其實相當漫長,坐在巴士上,看著他們清潔飛機、充電、檢查、加油,大家都等到快往生了,怎麼登個機都這麼困難!!!時間來到了9點,屁股才挪到飛機椅子上,起飛倒是很乾脆,從上飛機到起飛不到5分鐘,一段刺激的衝刺,我們飛向EBC的起點──盧卡拉。

從加德滿都到盧卡拉,搭飛機約25分鐘的航行時間,旅途很短卻十足刺激,座位不到20個的小飛機,遇到亂流時特別搖晃,每一次的搖晃都有人緊張大叫,連坐在我隔壁的尼泊爾人,也緊繃無比,每次搖晃時,都迅速用雙手抓住前方座椅,看他的慌張模樣,原本沒什麼反應的我都緊張了起來,手心默默冒汗,祈禱不要有意外發生。

突然間,飛機右側的窗戶,看見一條短短的跑道在懸崖上,這時,飛機來了個大大的U型迴轉,似乎要準備降落了!想起朋友告訴過我的話:「降落是最危險的時刻!」

最刺激的時候來了,這次,隔壁的尼泊爾人從抓一張椅子便抓兩張,力道大到手臂的青筋都浮出來抗議。

眼見愈來愈接近地面,我在心理倒數…3…2…1,碰!飛機著陸,機身開始劇烈搖晃,周圍的人慌了手腳,試著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東西,椅子、旁人的肩膀、或前座人的腦袋。

飛機逐漸慢了下來,客艙響起此起彼落的掌聲,慶祝安全著陸成功,緊張的氣氛已然消散,大家開始有說有笑,恭喜彼此成功生還。這時,機長開始廣播…

「這裡不是盧卡拉~這裡不是盧卡拉~盧卡拉還要飛5分鐘~」

別鬧了機長,您真幽默~

「盧卡拉機場由於雲霧太濃,所以關閉了,我們要等到天氣變好,請各位在這裡等待。」

……認真的?

「……這裡是哪裡?」
「法布魯(Phaplu)。」

好吧,等就等,反正很早出發,時間還很多,卻怎麼也想不到,我們從早上9:30等到下午2:00,機組人員眼見天氣沒有變好的跡象,卸下所有行李,叫大家法布魯小鎮待一個晚上,明天早上6點再挑戰一次。

奇怪的是他們要把飛機開回加德滿都,我問他們能不能一起回去,答案是「不行。」,並再次告訴我「明天會再來接你們。」也就是說他們寧願空機回去,明天再特地飛來法布魯接我們。那…為什麼不一起回去,明天再一起從加德滿都出發?這樣不是多飛一趟法布魯嗎?不太懂航空公司的邏輯。

── 第一天,EBC健行進度0

連起點都還沒到。


今年初我出門旅行了幾個星期,前往了藍冰俄羅斯、神秘亞美尼亞與眾神的國度尼泊爾。尼泊爾其實是意外之下的產物,但我本來就想去尼泊爾健行已久,也就順理成章成為回台灣前的最後一站。

上網查了許多資料,多數人除了加德滿都峽谷和波卡拉週邊之外,不外乎就是走四條最熱門的健行路線 ─ 普恩山(Poon Hill)、安娜普恩基地營(ABC)安納普恩大環線(ACT)聖母峰基地營(EBC),最後我為了走安納普恩大環線(ACT),在尼泊爾整整排了三星期的時間,由於不了解當地狀況,打算預留多一點時間慢慢走。

沒想到,到了當地才知道安納普恩地區,今年因為大雪的緣故封山,有登山客硬闖已經鬧失蹤了,甚至當地嚮導也在失聯名單之中,連當地人都不知道何時才會開放通行。評估各方面的風險和時間壓力後,我決定改去聖母峰基地營(EBC),本來打算下次回來尼泊爾再走的,陰錯陽差之下,成為這次的路線。

聖母峰基地營(EBC)的健行地圖,從起點盧卡拉到EBC基地營為止,來回約100公里,雖然看起來好像沒多少,但由於高海拔的緣故,健行速度會比想像中慢,一般來回需要10~14天左右的時間呀!這健行距離與時間是我人生以來最長的登山行程,而且也會是人生最高海拔紀錄,不比一般山脈,條件上會更加嚴苛,想想就覺得自己需要完整一點的裝備。

適當使用登山杖,登山更輕鬆省力

登山界有個說法,正確的使用登山杖,等於擁有第三隻腳,甚至第四隻腳。有效使用登山杖,可以減少使用者膝蓋約22%的衝擊力,還可以讓腿部的肌肉群減輕21%的負擔,尤其我不打算請背伕,打算自行背所有裝備和攝影器材上山,全部加起來約16公斤,除了保暖衣物和登山鞋以外,一對好的登山杖顯得格外重要。

在正確使用登山杖下,每一個步伐在手臂用力後,可以減輕7~11公斤的壓力,以里程數來說,等同於每公里可以減輕腳、腿部及背部的壓力高達8,877公斤之多,不管有沒有重裝健行,登山杖都對減輕身體負擔有卓越的幫助,身體只有一個,保護好才能走更長遠的路呀!

然而,這次我一出門就是6星期,希望找到一對輕便又耐用的登山杖,最好縮得愈短愈好,重量也是愈輕愈好,不然一直背著跑三個國家也是負擔,但安全性還是要有,可靠又堅固是必須的,於是我找上專業的登山杖品牌FIZAN

輕量化FIZAN登山杖,攜帶更方便

FIZAN於2009年發表了Superlight Compact 超輕三節式健行登山杖,把登山杖極致輕量化,要知道一般登山杖單支重量約200~300 克,一對則是400~600克,然而這一款單支只有158克,一對316克,在登山界可是數一數二輕盈的存在呀!

雖然距離2009已經10年過去了,市面出現了些更輕盈的登山杖,但往往是犧牲許多機能才這麼輕的。然而,「FIZAN 超輕三節式健行登山杖」在使用上,並沒有給我有明顯犧牲機能的感覺,一樣夠堅固夠耐用,登山全程都給予我良好的安全感。

長度 – 長度範圍58-132公分,比起許多其他款式,最短只能縮成62~70公分,此款硬是短上了不少,再加上158克的輕量化,你說…是不是出門旅行的首要之選?

收起來後,長度不讓人煩惱,輕盈的重量背在身上也不會有多少負擔。最長132公分也適合絕大多數人使用,除非身高高達190以上,可能才會覺得有點短。

高強度鋁合金結構

FIZAN登山杖採用了7001高強度鋁合金,在鋁中加入了不同鋅、鎂的含量,使鋁合金獲得韌性較高的特性,比起7075鋁合金,抗斷裂的承受力變得更加出色,遭遇強烈外力比較不會直接斷裂,而是彎曲,降低受傷的危險性;同時,抗腐蝕性也提升了,減少生鏽的機率,增加登山杖的壽命。

雖然,有人會說7075鋁合金的鋼性較強,這是事實,但同時有著較脆的特性,承受高強度外力時,容易直接斷裂,跌倒時登山杖斷裂是有一定危險性存在的。另外,FIZAN登山杖還採用了FLEXY安全閉鎖系統,可以承受垂直100公斤的力量,大部分的狀況都發生在這範圍內,也說明了安全性是值得信賴的。

FIZAN登山杖 超輕推薦
FIZAN登山杖 超輕推薦

其實,我在尼泊爾健行的時候,最後幾天走到急陡的下坡路段,一不小心沒踏穩臺階,突然重心不穩,整個人跟著大背包往後傾倒,雖然我想硬是拉回來,但一切都為時已晚。

路人紛紛驚呼,想說這傢伙要摔慘了,我的人生跑馬燈開始運轉,但那瞬間我有一個強烈的想法,我一定不能受傷,不然後面的行程就完蛋了,而且沒有人可以背我下山,不然就是要付大筆的資金請救援才行。
 
那一瞬間,我下意識緊緊的抓住登山杖,說什麼都要把傷害降到最低,從旁人的眼光來看,我應該是用滑稽浮誇的姿勢,慢動作緩緩坐上石階,沒有真正的摔下去,幸虧有FIZAN登山杖的高強度支撐,我才沒有真的受傷。
 

雖然,後來檢查登山杖,發現杖身因為瞬間承受巨大的壓力,彎曲了約45度左右,我硬是把它扳回去,又是頭好壯壯值得信賴的夥伴,陪我走完剩下的山路,由此可見,7001鋁合金的高強度與韌性是相當強悍的!

FIZAN登山杖的舒適握把和腕帶

握把與腕帶 – 握把部分是採用EVA泡棉,可吸手汗,材質十分柔軟且有避震效果,也有手掌形狀的記憶功能,為目前最舒適的握把材質,握起來相當舒適。腕帶也是個大亮點,採用了聚酯纖維,輕巧柔軟,舒適度絕佳,連續健行10天下來,完全沒有什麼異樣感,也感覺不出有長時間磨擦的感覺,若是換成觸感不夠好或劣質的腕帶,很可能會磨出水泡或紅腫,這一點要給FIZAN一個大大的讚。

何時使用組泥板與橡膠頭

FIZAN相當大方,有兩種不同尺寸的阻泥板,分別是35mm和55mm,還有兩顆杖尖用的橡膠頭,方便使用者因應不同的地形。

這裡要聲明一件常見的登山杖使用謬誤,許多人以為橡膠頭的功能是拿來保護杖尖,這是不對的,大多時候應該直接使用鎢鋼頭杖尖健行,利用鎢鋼頭的硬度,讓杖尖插入地面增加使用者行走的穩定性,與減少摔倒的風險,若是使用橡膠頭,杖尖便無法順利插入地面,反而無法有效防滑。 
 

那麼,何時才會使用到橡膠頭呢?濕滑的堅硬石頭或長滿苔蘚的地面,橡膠套才有較佳的防滑力,還有部分特別的健行步道,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減少棧道硬體折舊率,會要求使用橡膠套。除了上述狀況以外,大多地形與環境請直接使用鎢鋼頭,以達到最佳防滑效果。 

這一次的尼泊爾健行之旅,我總共花了10天走完聖母峰基地營健行(Everest Base Camp trekking),若你問我要帶什麼裝備,我會說…

除了保暖衣物與登山鞋之外,登山杖絕對是關鍵裝備

尤其自背裝備共16公斤(包含攝影裝備),來回100公里,海拔從2860公尺一路到5,364公尺,沒登山杖的支撐會走得很痛苦,甚至可能跛腳下山吧!就算請背伕幫忙背行李,好的登山杖仍然是保護你的身體與膝蓋的最佳夥伴,讓你減少負擔更輕鬆的抵達目的地,好好享受登山的樂趣。

感謝墾趣贊助本人「FIZAN 超輕三節式健行登山杖(型號:FZS19.7101.BLA),也推薦這款超輕量又強壯,適合帶著旅行上山下海的登山杖給大家。

FIZAN 超輕三節式健行登山杖

(型號:FZS19.7101.BLA)

規格

產地:義大利製造原裝進口。
長度:58-132公分。
重量:158g(單支)。
材質:7001高強度鋁合金。
專利「FLEXY」閉鎖系統:由可靠的鋁合金中軸、高強度的杜邦塑鋼(擴張器)組成。
腕帶:聚酯纖維,輕量、柔軟且快乾。
握把:依人體工學設計的EVA泡綿。
杖尖:鎢鋼材質。
杖尖保護套、50mm阻泥板、35mm阻泥板。

來去官網看 FIZAN登山杖

久聞內湖大直地區,有條著名的金面山步道,頂端有把巨大的剪刀(從某個角度看起來像剪刀),剪刀石現在是著名的網紅打卡點,許多夢幻的照片都拍攝於此。

昨日的慵懶早晨,我正享用著樸素的早餐,突然放在一旁的手機響起,拿起來一看,好久不見的朋友今天難得休假密我,

「要不要一起去爬個山?」


其實,當下我是有點發懶,掙扎要不要出門運個動,最終感謝我的意志力,戰勝耍廢的慾望,背起甜蜜的負擔 – 相機,出門前往捷運西湖站。

金面山是五指山系的一部分,步道的支線相當地繁雜,出入口選擇很多,我和朋友選擇離捷運站較近的點,環山路136巷的出入口進入,看見指標寫著

「論劍亭 0.72公里 45分鐘」

…………論劍亭,這名字勾起我的幼時回憶,濃濃的武俠味,想我小學時著迷金庸的武俠小說,曾經我也想要成為一位武林中人。左手舞著倚天劍,右手揮著屠龍刀,頗有上山論劍之霸氣,看到了論劍亭三個字,撩起我的江湖夢,毅然決然地往論劍處出發,讓我來會會”天下五絕”。(咦?)

原本以為,金面山的步道和象山類似,結果發現完全不同呀!若把象山步道比喻為現代,金面山步道則是古早味。象山步道規劃完善,多為平整好走的水泥階梯,維護也做得很好;金面山步道比較像古道,石階是就地取材的石頭,做工也不平整,鋪得有點隨興,挑戰性較高。

第一站──白臼樹石地坪

我很訝異的是步道走沒幾分鐘,就抵達了第一個觀景平台 – 白臼樹石地坪。

雖然海拔不高,但有著不錯的俯瞰視野,已經看得到台北101、松山機場和大多數的市景,唯有此平台有些樹蔭擋住,不是完全無遮蔽物。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攝影起來是另一番風味,而且是個容易抵達的點。




第二站──採石場遺跡 (非觀景平台)

來到這裡才知道,清代時期建造的台北府城,建材嚴選自金面山的石英砂岩。直到日治時期與二戰後,還是民間建材的來源之一。後來由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抬頭,已經停止開採了,一旁的石桌與石塊排列為打石的遺跡,別看他們像是休息用的石桌石椅,事實上,他們可是市定古蹟呢!

第三站──重陽亭

走了大約一半的步道時,抵達第二觀景平台 – 重陽亭。

沒想到到達論劍處前,居然先抵達天下五絕頂點的王重陽(中神通)地盤。

我和友人坐在亭內,聊著彼此的近況,大概將近一年沒見了,彼此的生活都有所轉變。之前他對未來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不確定該走哪條路,一路跌跌撞撞地摸索。如今,他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做得比上一份工作快樂,而且覺得踏實許多,生活漸漸步上軌道。整體來說,都往好的方向發展,聽到這我也很替他高興,他看起來比一年前開心許多。

我們邊聊邊看著前方的市景,時不時會看到飛機從松山機場爬升,劃過台北101飛向天際,第一次從這角度看台北市,藍天白雲下的台北市很美,我甚至覺得這裡的景色更勝象山。

這可能是金面山步道,最舒服的一個地方。良好的木造涼亭,有著遮陽的屋簷和木頭長板凳,供登山客休息喘口氣,前方有著木造平台與美麗的市景,海拔比前一個平台高,而且沒有樹蔭,視野更加遼闊。

離開了重陽亭,離論劍亭剩幾百公尺,但這段路是整條步道最難之處,…等等,或許不該稱之為步道,應該是攀岩走壁!階梯已近乎不存在,大多都要抓著一旁用柱子固定好的繩子,一步步地踩著傾斜的石英砂岩往上走。

這其實已經不太算是健行,算是登山等級的地形!這段路讓我想起,去年爬玉山西峰時,中間要手腳並用爬過大岩石,金面山算是簡單的版本,但還是有一定的挑戰性。

沒想到要上山論劍不是件易事,我想這是要考驗論劍者的輕功造詣吧(?)!!!

※手很嫩的大俠們,建議戴手套。

第三站──論劍亭 (非攝影點)

完成輕功的考驗,終於來到了論劍亭。

好吧,其實沒什麼好夢幻的,是個樹蔭壟罩的兩層樓涼亭,牆上貼滿了不同山友與團體攻頂的照片,是個休息乘涼的好地方。眼前不見五絕,倒是有兩位神秘阿伯,居然背了小瓦斯桶上來煮水,在一旁的桌子泡茶,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察覺出,兩人一定是金面山的老司機…咳咳…我是說高人,應該有西毒歐陽鋒等級。

第四站──剪刀石

論劍亭再往上走一分鐘,就抵達山頂的拍照聖地──剪刀石。


山頂沒有樹蔭,是由許多巨大的砂岩組成,簡單來說,就是象山六巨石的加強版!而且這邊砂岩比較特別的,大多為平面,而且平面處都在南方。許多人會爬到北側,坐在平面的邊緣,雙腳放在空無一物的空中,請他們幫忙拍下驚險的美照。

由於山竹颱風慢慢逼近,這天,剪刀石的風特別地強,看到有人想要爬過去拍經典照,但由於可怕陣風的緣故而作罷。我不太喜歡高處,所以沒有挑戰經典照,另外找了顆較高的石頭,看起來也比較安全,站在頂端拍下了霸氣外露的照片,頗有王者再臨的架式。

剪刀石的景色太棒了,比起象山更能將台北市盡收眼底,而且一面是市景,另一面是山景,雖然海拔只有258公尺,卻有個大山的氣勢,比起象山,我更喜歡金面山,但難度也比象山高一些。

下山我們選擇從另一條路走,經過著名的大峭壁,險峻程度比去程的石頭更斜,也比較不好攀爬行走,許多地方都要倒著一步一步往下爬,可是景色卻很值得一訪,相當有趣的攀爬經驗,難以想像市區一隅,竟然有如此壯觀的景色。

安全通過大峭壁後,剩下的路就簡單許多,穿越了大約10分鐘路程的木階梯,經由竹月寺回到了市區,完成了金面山剪刀石的初體驗!!!

有機會想回來拍夕陽或夜景,而且要記得戴頭燈~~~

※註:由於此處的砂岩含有石英,陽光照射下遠望山頂看起來亮晶晶,故稱金面山。

金面山步道資訊

交通方式:捷運西湖站一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到環山路136巷登山口。
時間:來回約兩個小時(不含拍照時間)
建議:1.雨天濕滑不適合攀爬。
           2.手嫩者建議戴手套。

東格里羅,毛利語意為「南風侵襲」,紐西蘭第一座火山國家公園。毛利人居住此地已久,被視為神山和信仰中心,不只坐擁豐富的觀光資源,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十九世紀中葉為避免神聖的領域被外來者瓜分,保護祖產和未來,毛利部落首領決定將這塊地送給英國政府,他相信這是唯一可以保護聖地的辦法。